移植中心 - 亲属移植

换肾之困
2009/12/8

  


   至亲换肾配型成功 遭遇政策尴尬

   近一年来,34岁的陶永利,每天只能在床上躺着,几乎什么都做不了。受尿毒症折磨,心慌、憋闷、身体肿胀,每周必须去医院做两次血液透析。

   34岁的陶永利是家里的独子,以前,妻子李珍在家里种地,照顾两个孩子,赡养老人。三个姐姐出嫁以后,智障的妹妹陶丽红一直靠兄嫂照顾生活。农闲的时候,陶永利在外面做点批发零售小生意,每月不到2000元的收入,是一家老小的主要经济来源。2005年,陶永利不幸遭遇了一场车祸,一切都被改变了。

   为了救儿子,70多岁的父亲陶中友带着四个女儿和儿媳,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做了配型。结果只有这个智障女儿陶丽红和儿子配型相符。

   配型成功,意味着陶永利有了生的希望。然而,就在全家人张罗手术费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监护人无权代为表态 全家陷入困局

   医院表示,根据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陶丽红显然不在此列。情急之下,陶中友又找了当地的三级政府盖章证明,他们家的情况比较特殊,但医院表示,只要是违法的,他们就无法进行换肾手术。

   即使法院指定陶中友为陶丽红监护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再次拒绝实施手术。医院方面表示,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们必须严格执行。

   不能做捐肾手术,陶永利只能靠不断的透析维持生命。现在,他的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家里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仅仅靠老父亲一千多块钱的退休工资,根本无法维持。

   肾源稀缺 漫长的等待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开一家人的困局?

   据了解,我国肾源非常紧缺。目前100万尿毒症患者中有50%适合肾移植的,实际每年手术只能进行5000多例。在国外一些国家,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捐赠,以及夫妻间的非亲属捐赠实现的’活体器官移植’,平均约占各类器官移植手术的30%;而在我国,截至去年年底,亲属肾移植总数只有1000多例,比例不足4%。

   陶中友认为,自己作为监护人,应该可以决定女儿是否去捐肾,但是,有法律专家表示,这个口子一旦打开,就会贻害无穷……

   特事能否特办 一家人的命运究竟会怎样?

   播出时间:12月6日19:10

   播出频道:新闻综合《七分之一》

 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