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第一次生命是妈妈给的,第二次是医生给的!”今天,康复出院的刘先生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团队表示无尽感激。刘先生也就此成为国内ABO血型不合肾移植血型抗体“最高纪录”病例。

近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进行了一例特殊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手术,而供者正是患者的女儿(供者女儿35岁,受体母亲62岁)。从事肾移植临床工作10多年的王继纳副主任医师表示,本次手术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移植中心的第三例子女捐献给父母的案例。

5月4日,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该院近日完成了上海第一例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成功将47岁母亲的左侧肾脏移植给其24岁的儿子。


亲属肾移植在实施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伦理学审批。根据我国最新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的规定,活体器官捐献人必须年满18周岁,而接受者则仅限于捐献人的配偶、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根据我国2024年版《人体器官移植与捐献条例》明确规定:活体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体器官捐献人的配偶、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由于亲属间的血缘关系,供肾与受体间往往组织配型更好,从而发生排斥反应风险较低;
由于采用活体供肾,移植肾冷、热缺血时间较短,缺血再灌注损伤轻,肾脏整体质量更好。

在我们的身体里,肾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作为血液的
“过滤器”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还能调节血压、电解质平衡和红细胞的产生。然而,肾功能衰竭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这时候肾移植便成为了患者有效的治疗选择。